本就惺惺相惜的药新两个年轻人愈加亲厚
那时
宣利江才得知王逸平被确诊克罗恩病已有4年
而且已接受了肠切除手术
常常要忍受别人无法想象的病痛
1998年,
?闻科
此前学界普遍认为
丹参的水溶性成分主要以“酸”的形式存在
宣利江却颠覆了这种传统认知
他在生药材丹参中发现了不止一种盐
为了揭开更多丹参的奥秘
宣利江找到已在上海药物所工作6年的王逸平
请他做进一步的活性筛选

?学网
王逸平从事心血管药物
药理作用机制研究及药物研发
从1988年毕业进入上海药物所的第一天起
他就是奔着做药去的
毫无疑问
宣利江找对人了
20世纪后半叶
丹参注射液质量检控
都以“丹参素”或“原儿茶醛”为准
在无数次药理活性实验后
宣利江和王逸平却发现
丹参中活性最强的是丹参乙酸镁
于是他们大胆推测
丹参乙酸镁才是丹参中最主要的药效成分
并决心基于这种成分
打造一款
真正安全、
?生世
经过漫长的等待
2006年
丹参多酚酸盐及其粉针剂正式上市
宣利江、宣利江回到上海药物所
开始筹备起丹参多酚酸盐工业化大生产的款好
工艺和质量研究
中药原材料品质的不可控
成了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的难点
但研究团队并没有被这些问题难倒
他们夜以继日地攻关
终于发明了一种新型制备工艺
能充分富集有效成分并保留化合物盐特征
一款以丹参乙酸镁为主要成分的
新药终于初具雏形
后来
这款新药被正式命名为丹参多酚酸盐
2000年9月13日
宣利江如愿接到临床申报受理通知书
那天刚好是他的生日
但谁也没料到
过了整整两年
宣利江与王逸平才拿到
主管部门下发的临床批件
那是他们最焦灼的两年
参加了至少5场专家审评会
其实,宣利江(左)与王逸平商议科研方案。药新后期风险才越小
1996年8月
宣利江前往日本九州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
次年,闻科又是学网知己
曾投入20多年时间
研制出我国中药现代化之路上的
里程碑式产品——
丹参多酚酸盐及其粉针剂
实现中药研发的升级换代
遗憾的是
2018年4月11日
王逸平倒在了工作岗位上,请与我们接洽。生世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款好“来源”,王逸平与药企
合作完成了IV期临床试验
总计观察2153例病例,闻科王逸平(右)和宣利江(左)一起参加活动。学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