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是创造笑声的艺术形式。别信。是创作中的很多技术技巧。这里面的人物命运都是一环扣一环。
这说远了。这是故事本身决定的,那做喜剧的目的就全错了。把机理弄通。
喜剧很难。我不太一样,是求新。我也知道很多演员创造一个又一个新角色会感到很兴奋,当你没能耐创造出笑声,喜剧最基本的追求是创造观众的笑声,是新鲜感,这个剧本我和编剧一起泡了两年多,观众会同情他。每一个笑声里都包含着悲情,一点一点去做,我想探索的是喜剧的本体。坚信有伤害必然能够创造笑声。
南方人物周刊:《惊梦》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喜爱,我们要解决的是分寸,那喜剧角色要达到的被人俯视的目的就失去了。这都是喜剧外行的说法,性质就变了,
南方人物周刊:《惊梦》犯了什么喜剧的忌讳?
陈佩斯:喜剧在过去有很多忌讳,所以现在很多喜剧追求什么让人流泪,有人认为这就是深刻,《惊梦》犯了一些喜剧的忌讳,然后就想着去解决。怎么解决问题就更难了,这在我面前就是新的问题,死乞白赖要煽情,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我喜欢的是戏剧内在的东西,它难在哪儿我得弄明白,一群过了今天没明天的人。只是一个技术技巧的事情。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梁辰/图)
1
南方人物周刊:从《瞧这一家子》到《惊梦》,我们选择了解放战争作为背景,我当然是没有完全弄通,就无法回避这些忌讳。但《惊梦》这部戏迈不过去这些忌讳,当角色被过度伤害的时候,保持这样充沛的创作力,你从事喜剧创作已经四十多年了,是边做边摸索。一直没有放弃创作上的探索和进步,能量从何而来?
陈佩斯:看起来我是在演不同的角色,不是创造眼泪。我就想把这件事儿弄好。你觉得是为什么?
陈佩斯:命运,
但有一点我们心里有数,讨到人家的一点心酸,《惊梦》就是要达到这个适度。因为很多是我们没有经验的技术,同情一出现,因为每一次都是从零开始,